全国服务热线

19910161053

当前位置:首页>>新闻动态>>常见问题>>无损地基沉降修复技术 解决广西喀斯特地貌楼房倾斜沉降难题

无损地基沉降修复技术 解决广西喀斯特地貌楼房倾斜沉降难题

作者:admin  来源:本站  时间:2025年09月10日

  广西作为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的核心分布区,石灰岩出露面积占全区总面积近 40%。长期受流水溶蚀作用塑造,区域内形成溶洞、溶沟与地下暗河相互交织的复杂地质格局,而这种独特地质环境直接导致土层发育呈现出 “薄、散、不均” 的显著特征:表层多为松散卵石层与粉质黏土交错分布,其中卵石层孔隙率普遍超过 30%,粉质黏土厚度则从几十厘米到数米不等,稳定性先天不足。​

  这种特殊的土层结构,使得区域内地基承载力普遍偏低,在建筑荷载作用下,极易引发楼体倾斜、墙体开裂等安全隐患,尤其成为高层住宅建设与运维过程中的核心地质难题。针对这一喀斯特地貌特有的建筑地基困境,下文将详细展开阐述。

  一、喀斯特地貌对建筑地基的考验

  (1)岩溶发育带的隐蔽性易导致地基勘察遗漏;

  (2)不均质土层在建筑荷载作用下易发生差异压缩,为后期沉降与倾斜埋下隐患,成为广西高层住宅建设与运维中的核心地质难题。

  二、针对性解决方案:无损地基沉降修复技术

  针对广西喀斯特地貌的地基治理难点,恒祥宏业研发的无损地基沉降修复技术,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(专利号:ZL 2017 2 0954883.9):针对喀斯特地貌溶洞发育、溶沟交错、土层薄且不均、基岩面起伏大的地质痛点,以零搬迁、零破坏的颠覆性革新,重塑建筑地基安全治理新标准。

  该技术通过10mm微孔注浆工艺将材料注入地基深处,可渗透至卵石层的孔隙间隙及岩溶发育带的溶洞空间,并与土体快速固结。随土层密实度提升与压力传导,逐步形成向上的顶升力。搭配实时可视化监测系统,可动态调整注浆压力与点位,有效规避传统纠偏技术易导致的结构开裂风险。整个施工过程无需开挖地面,且不中断建筑正常使用,真正实现居民生活不受干扰、建筑结构无损坏,完美适配广西高层住宅的地基治理场景。

  技术优势:

  (1)节省时间:采用创新微创工艺,不开挖、不搬迁,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,比传统加固方式节省50%的时间。

  (2)节省成本:使用自研新型特种材料,减少土方开挖、运输及回填费用,降低人工和机械投入。与传统修复方法相比,可节省30–70%的成本,减少开发商或业主的巨额损失。固化后地基稳定性高,后续维护需求少,综合性价比优于传统方法。

  (3)降低碳排放量:无需土方开挖、拆除或重建,节约大量水泥与钢筋消耗,减少碳排放,助力碳中和。

  (4)材料环保:采用新型特种复合材料,环保安全,无毒无污染。

  (5)稳定性久:采用智能监测抬升系统,毫米级抬升精度,有效抬升建筑地基,延长使用寿命,防止二次沉降。加固后的建筑地基基础可达到原设计使用年限。

  三、项目案例

  广西某27层住宅楼的治理工程中,沉降量达216mm,倾斜率达6‰,已超出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》限值。

  勘察分析发现,病害根源在于地基卵石层孔隙率过高,且基础下方存在隐蔽溶洞群。业主装修过程中增加的荷载进一步挤压溶洞空间,导致局部地基失稳,引发不均匀沉降。

  施工期间,监测系统实时反馈土层压力与楼体位移数据。项目完成后,楼体倾斜率降至0.3‰以内,沉降量稳定在允许范围内,墙体裂缝逐步闭合,门窗功能恢复正常。

  四、技术价值

  恒祥宏业无损地基沉降修复技术在广西的成功应用,不仅解决了特定住宅楼的安全隐患,更为我国喀斯特地貌区域的建筑地基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案。相较于传统的掏土纠偏、桩基础加固等技术,该无损可控土体固化技术在成本、工期、环境干扰等方面均具备显著优势。

  在广西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的背景下,该技术能有效化解新老楼房的地基安全风险,推动建筑行业从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推广,有望成为喀斯特地貌区域建筑地基安全治理的行业标准,为守护居民生活安全、提升建筑耐久性注入新的技术动能。

工程师电话 19910161053
工程问题留言